目前,国内已经有多个省份出台措施,符合条件的新建厂房屋顶强制要求配套光伏。“光伏+新建厂房”的时代已经来临,这就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,新建厂房屋顶变成了“香饽饽”、“摇钱树”。
目前,国内已经有多个省份出台措施,符合条件的新建厂房屋顶强制要求配套光伏。“光伏+新建厂房”的时代已经来临,这就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,新建厂房屋顶变成了“香饽饽”、“摇钱树”。

(工厂屋顶铺满光伏组件)
作为分布式光伏的一种,厂房屋顶光伏是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。2021年起,国家、地方从政策层面屡次强调“光伏+新建厂房”,打开了更大的安装空间。
2021年10月底,国务院印发《2030年碳达峰方案》明确提出“到2025年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”的目标。

紧接着,温州市人民政府下发《关于印发温州市制造业千企节能改造行动方案(2021-2023)》,文件指出,新建工业厂房安装分布式光伏比例达到100%,并对完成备案并接入市级分布式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的“自发自用余量上网”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按照实际发电量给予0.1元/千瓦时的补贴。


政策中提及的“新建厂房”,简单来说就是在分布式光伏装机的“增量”上做文章。不少省市突出“新建工厂”装光伏,把“强制安装”在明面上提出来,算是一个更有力的信号,从政策层面延伸加强了光伏的应用场景,打开了更大的厂房建筑空间,足以见得“光伏+新建厂房”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。
近日,上海临港最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投用,正是新建厂房装光伏的最新案例。10万余平方米的光伏“方阵”覆盖整个新建厂房的屋顶,场面蔚为壮观。

上海寸土寸金,同时能源消耗巨大,新建厂房借助闲置的屋顶进行发电,直接供园区内的用户使用,不仅减少使用市电用量,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。该项目预计年节约2100吨标煤,同时实现4600吨二氧化碳的减排,既创造了经济效益,又降低了碳排放。该光伏项目在100000m²的厂房屋顶上共安装光伏组件12660块,项目规模5.8MW,预计年发电量可达到650万度。采用“自发自用,余电上网”模式,利用新建屋顶混凝土屋面铺设光伏组件,光伏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,再由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,就地接入业主厂区配电房。

1、光伏是工厂环保新标杆,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轻松实现。“双碳目标”下,大部分高能耗企业都有节能减排的压力。安装光伏电站后,每年减少的污染物排放量可以达到惊人的数值。以植树量来计算,5kW的光伏电站1年相当于植树12棵,减排6.5吨,那么1MW的电站1年就相当于种了1000/5*12=2400棵树,减排1300吨!啥也不用做,一片小森林就出来了,还怕节能减排任务完不成?

一般来说,工业用地的年限长,光伏电站自建设后,使用寿命能达25年以上,完全在时限内。而且电站的回本周期在5~6年,也就是说企业能享受至少10几年的纯光伏收益。何乐而不为呢?

光伏电站为企业屋顶建立了一个隔热保温层,相关数据证明,冬天,工厂屋顶的光伏板还能起到保温的作用,相较室外,室内温度至少能提升3-5度。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,为企业节约很大一部分空调费用。一些生产性企业屋顶少则几千平方多则几万平方,1000m²的屋顶大约可安装100kW左右的光伏电站,比户用安装容量大多了。高耗能企业最适合建屋顶光伏(更适合开发MW以上大型光伏电站),如果将屋顶的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将是一笔潜在的巨大财富,也是对社会经济环保效益的巨大贡献。

这类企业大都是用电的大户,工厂安装了屋顶光伏发电后,光伏电站发的电能够自己使用,不仅满足了企业自身的用电需求,节省了高额的峰值电费投入,额外的发电量还能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效益。
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光伏大国,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,分布式光伏在近两年发展迅猛。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,2021年三季度,全国新增并网分布式光伏装机7.66GW,同比增长81.1%,新增分布式光伏占全国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的67.0%,同比提升8.2个百分点。截至2021年9月底,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93.99GW,占光伏总装机比重33.8%,而工商业光伏在分布式大潮中也迎来了“光伏+新建厂房”的好时代。
也就是说,光伏电站未来将成厂房标配,成为我国进一步减缓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。从收益的角度来看,光伏都是早装更划算的,中国光伏行业已经走在平价上网的路上,但是2021年起,地方政府对厂房屋顶装光伏的补贴频出,所以具备条件的企业要赶紧跟上这波红利了!